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故事

海南营商环境建设,企业这样“说”→

2024-12-11 17:09 来源:《今日海南》2024年第11期
【字体: 打印

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春风中,海南企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一杯咖啡品出营商环境好“味道”》展现了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值飞跃;《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记录了开放政策助力园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成功案例;《纵向比较有进步 横向比较需努力》聚焦与其他省市对比的服务细节,讲述企业的真实感受。这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在海南良好营商环境的支持下成长的生动画面,供读者参考。

一杯咖啡品出营商环境好“味道”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政策扶持,降低企业成本。正大(海南)咖啡相关负责人黄海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咖啡豆被列入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正面清单以来,公司根据1000吨产能100%使用巴西咖啡豆的情况,以每吨3万元的价格计算,每年可以节省关税成本约240万元。此外,企业通过了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加上自贸港免关税政策,还能减免进口增值税390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服务升级,提升办事效率。黄海文感慨地说,过去办理相关手续可能需要来回奔波七八次,但现在只需跑一次即可完成所有流程。这背后,是海南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的结果。特别是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如“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审管法信”一体联动改革、准入即准营改革等,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办事效率。此外,万宁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成立咖啡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专班,持续加大兴隆咖啡产业政策扶持,研究制定了多个相关文件,为咖啡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联动聚力,展现企业担当。走进兴隆咖啡正大产业园,一个采用进口设备打造的全自动咖啡生产线,展现着本土咖啡生产力的全新面貌。“我们有两个生产车间,还有一个采用传统兴隆咖啡焙炒技术,两个车间满负荷运行年产能可达3000吨。依托这两个车间,我们通过全球引进咖啡豆,研发加工满足不同地区、口味的咖啡豆。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正大(海南)咖啡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柯鹏表示,高品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7月,正大兴隆咖啡园项目被评为中国侨联“侨动力”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之一,代表了侨界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沃土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先行区、示范区,洋浦经济开发区被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2023年,园区企业海南华金钢构有限公司被评定为中国钢结构特级资质制造企业。这是海南首家获得该等级资质的钢构制造企业,填补了海南钢结构制造企业特级资质的空白。

华金公司于20多年前入驻洋浦经济开发区。该公司拥有12条国内最先进的钢结构加工生产线,年产各类钢构件突破10万吨,已发展成为海南省民营企业中唯一一家国家钢结构特级资质企业。华金钢构董事长吴云山说,作为企业负责人尤其能体会到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

在得知使用管道天然气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时,华金公司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驳接天然气分管道,但距离公司仅700米的天然气管道却一直都没等来。了解到华金公司发展瓶颈问题,儋州市纪委监委立即与行业主管部门详细了解情况,将该问题移交给儋州市发改委,及时跟踪督办。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连接华金公司的天然气分管道与主管道实现了管道接驳。如今,华金公司在能源方面的支出成本将降低20%到30%,生产效率也得到相应提升。

“当我们四处找地、准备扩建新的生产线时,又遇到了新问题。为了留住我们在本地长久发展,儋州洋浦相关单位立刻组织调研组上门服务,了解我们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吴云山表示,儋州市政府急企业之所急,解决其用地需求,创新提出“先租后买”的方式。在儋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华金公司短时间内顺利拿下100亩地,随后又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拥有8条生产线的二期项目。

纵向比较有进步  横向比较需努力

位于文昌的海南众润成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来到海南,是一家以从事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对近两年海南营商环境的变化,其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来到海南后,我们见证了营商环境方方面面的变化,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尤其是拿海南的现在和过去纵向对比,能够感受到政务服务态度、效率等方方面面的提升。海南把营商环境作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门部署,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在海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同时,其他省市同样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全国其他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就我们公司而言,股东既有深圳企业又有海南企业,管理层许多人在全国大城市工作过。自然而然地,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对比。比如,对于某件事,深圳地方政府是怎么做的、海南地方政府是怎么做的,如此对比下来,海南营商环境仍然有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该负责人坦言。

他表示,企业这些年到深圳和杭州投资,当地政府会安排一两个专员与企业对接、提供服务。“这种服务不是一时的,而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长周期的,他们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梳理优惠政策,做到应享尽享。我们来到海南后,注意到部分市县相关部门也提供了类似的服务,特别是一些重点园区推出了‘店小二’式的服务,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做到全省普及、‘应享尽享’。”

附件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咨询